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有關怎么在Linux中使用free命令,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,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,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內容,希望大家根據這篇文章可以有所收獲。
創新互聯公司客戶idc服務中心,提供服務器托管、成都服務器、成都主機托管、成都雙線服務器等業務的一站式服務。通過各地的服務中心,我們向成都用戶提供優質廉價的產品以及開放、透明、穩定、高性價比的服務,資深網絡工程師在機房提供7*24小時標準級技術保障。
[root@Linux /tmp]# free
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
Mem: 4149156 4130412 18744 0 13220 2720160
-/+ buffers/cache: 1397032 2752124
Swap: 6289408 144 6289264
第1行
total 內存總數: 4149156
used 已經使用的內存數: 4130412
free 空閑的內存數: 18744
shared 當前已經廢棄不用,總是0
buffers Buffer Cache內存數: 13220
cached Page Cache內存數: 2720160
關系:total = used + free
第2行:
-/+ buffers/cache的意思相當于:
-buffers/cache 的內存數:1397032 (等于第1行的 used - buffers - cached)
+buffers/cache 的內存數: 2752124 (等于第1行的 free + buffers + cached)
可見-buffers/cache反映的是被程序實實在在吃掉的內存,而+buffers/cache反映的是可以挪用的內存總數。
第三行單獨針對交換分區, 就不用再說了.
為了提高磁盤存取效率, Linux做了一些精心的設計, 除了對dentry進行緩存(用于VFS,加速文件路徑名到inode的轉換), 還采取了兩種主要Cache方式:Buffer Cache和Page Cache。前者針對磁盤塊的讀寫,后者針對文件inode的讀寫。這些Cache有效縮短了 I/O系統調用(比如read,write,getdents)的時間。
看完上述內容,你們對怎么在Linux中使用free命令有進一步的了解嗎?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知識或者相關內容,請關注創新互聯行業資訊頻道,感謝大家的支持。